虞美人蒋捷 蒋捷虞美人听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虞美人蒋捷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虞美人蒋捷的知识,包括蒋捷虞美人听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本文目录宋代将捷的虞美人·听雨全词和赏析虞美人蒋捷“鬓已星星”运用的修辞蒋捷虞美人听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蒋捷写得好的诗词作品,有哪些蒋捷为什么被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虞美人蒋捷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虞美人蒋捷的知识,包括蒋捷虞美人听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宋代将捷的虞美人·听雨全词和赏析
  2. 虞美人蒋捷“鬓已星星”运用的修辞
  3. 蒋捷虞美人听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
  4. 蒋捷写得好的诗词作品,有哪些
  5. 蒋捷为什么被称为竹山先生

宋代将捷的虞美人·听雨全词和赏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

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虽“一任点滴到天明”,却也同时难掩听雨人心中的不平静。身在僧庐,也无法真正与世隔绝,也不能真正忘怀人生。

虞美人蒋捷“鬓已星星”运用的修辞

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译文: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孤雁阵阵哀呜。

而今,人已暮年,两鬃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回想起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还是让小雨下到天明吧。赏析: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这首词作者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少年的心,总是放荡不羁的,年少的时候,不识愁滋味,就算听雨也要找一个浪漫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边,那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经历人生的风雨,心中有着豪情与壮志,就算忧愁,也只显得淡雅与悠然,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

在悠闲与得意中,会为了春花与秋月而不由发出感叹: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

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

他通过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

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

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层次清楚,脉络分明,是这首词又一大特色。

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按时间顺序,歌楼中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

蒋捷虞美人听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

这首词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

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雨声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作者的亡国愁情。

“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一个“昏”字,把那种“风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奢靡生活表现出来。

一个“断”字,联系了诸多意境,同断肠联系在一起,同亲情的斩断联系在一起,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悔恨。“客舟”及其四周点缀的“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映现出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蒋捷写得好的诗词作品,有哪些

蒋捷的诗词,我认为最好的作品是《一剪梅·舟过吴江》《虞美人·听雨》和《贺新郎·甚矣君狂矣》。

1、《一剪梅·舟过吴江》

词的题目是“舟过吴江”,可见这首词是作者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上片起句即交代了这首词的主题“春绸”,全篇均围绕这个主题下笔。下片先写自己羁旅在外的思乡之情,而后上升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这首词的结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脍炙人口,在当时即被人们喜爱,蒋捷也因此被称为“樱桃进士”。

2、《虞美人·听雨》

这首词以“听雨”为描写对象,作者分别讲出了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不同年龄段听雨的不同感受:少年放任性情寻欢取乐,壮年漂泊江湖背井离乡,老年晚景凄凉寂寞孤独。作者把一生得意与失意,都通过听雨抒发出来,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读起来确是一气呵成,给人天衣无缝的感觉。这首词最能体现作者匠心独具。

3、《贺新郎·甚矣君狂矣》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一位同乡,由于狂放不羁而得罪了当权者,受到排挤,遣返回乡。蒋捷为之愤愤不平,特意置酒饯行,并作词相赠。

这首词的妙处在于写送别却不止于送别。作者着力刻画这位同乡友人的“狂”,这个狂者的形象正是一个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形象,他的遭遇也正预示了南宋的灭亡。

清代学者刘熙载评价蒋捷词“洗练缜密,语多创获”,我认为以上这三首词最能代表。

关注梅鹤读书,欢迎点赞、留言,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蒋捷为什么被称为竹山先生

蒋捷回到家乡宜兴后,从此,就隐居竹山,过了一辈子的隐士生活,甘愿一辈子当南宋的守灵人,以“一介布衣”孤独终老,时称“竹山先生”。

1296年,51岁的蒋捷迁徙武进的竹山生活。大约在1299年的一个下着夜雨的晚上,路过福善寺时,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一生孤苦漂泊,痛感无奈,便写下有名的千古绝唱《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这首词里,词人蒋捷用自己三个时期不同的听雨状态,形象地勾陈了少年、壮年、晚年时的三种心境。

蒋捷的一生其实很简单,29岁考中进士,但没有任过一天的职,后来南宋就灭亡。之后他回归家乡,在孤独而又凄凉的隐居生活中度完自己穷苦的一生。

可以说,蒋捷的命运是悲伤的,也是深沉而又坚定的。这首《虞美人.听雨》其实就是他用心血描绘自己的一幅人生画像:

少年时,年少不识愁滋味,下雨也给人幸福的感觉,听着下雨的声音,仿佛有佳人相伴,涌现一种浪漫的情怀。

壮年时,责任和使命袭来,在东奔西走中感受到人生的艰难。于是,天高云淡,悲欢离合,尽涌心头。这时候的下雨就显得厚重了,听着下雨的声音,尽管“江阔云低”,却又孤雁南飞,迎着风雨踽踽独行的画面徐徐拉开,显示出万般的爱恨情仇。

晚年时,命运已尘埃落定。如今在一个萧索的晚上,自己躲在僧庐下听点点滴滴的夜雨落下,必然是凄凉的场景。这时候的听雨,“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已然随遇而安,任雨打风吹,可无动于衷了。

蒋捷的这首《听雨》,概括了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时期的“听雨”感受,身世之痛、家国之感呼之欲出,喟叹了逝水流光的人生痛苦,读来痛彻心扉。

因为这首词,我们深深记住了“樱桃进士”“竹山先生”蒋捷的孤独,他的爱国情怀,他的高洁气节,无不让人感怀。

关于虞美人蒋捷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yinmaoyi.com/4228.html